新聞中心
昨日,廣州市消委會公布了廣州市場銷售水產品的比較試驗結果。本次比較試驗購買的43批次常見的水產品樣品中,所有樣品農殘及重金屬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不過,購自黃沙水產市場的一批次花蟹和一批次龍蝦鎘含量接近標準高限定值。
廣州市消委會介紹,本次比較試驗購買的水產品樣品,包括羅非魚、小龍蝦、白倉魚、鯇魚、三文魚等,分別購自華潤萬家、百佳、好又多、家廣超市、肉菜市場及黃沙水產市場等地,其中11批次購自超市,14批次購自肉菜市場,18批次購自水產批發(fā)市場。
重金屬殘留魚類低于甲殼類產品
在農藥殘留方面,本次比較試驗對43批次樣品中的雙氟沙星、恩諾沙星等12種常見的農殘指標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所有樣品中農藥殘留指標均未檢出,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
在重金屬殘留方面,本次比較試驗對鉛、鎘、無機砷等重金屬指標進行了測試。43批次樣品中,有23批次樣品中測出含有不同程度的鉛、鎘等重金屬污染物殘留,但實測值均在相關標準要求范圍內。其中,1批次花蟹和1批次龍蝦(分別購自黃沙水產市場韶關鑫藝記水產和謝記海產)中含鎘的實測值為0.48mg/kg(標準值為:≤0.5mg/kg),接近標準高限定值;1批次魷魚中含甲基汞實測值為0.18mg/kg(購自東山肉菜市場D30-32檔)(標準值為:≤0.5mg/kg)。其余20批次樣品中重金屬殘留均為微量。
測試結果還顯示,魚類含有重金屬殘留的比例低于甲殼類和軟體動物類,說明甲殼類和軟體動物類對重金屬的富集能力高于魚類。來源:金羊網(wǎng)
【文章來源:廣州黃沙水產市場花蟹龍蝦檢出鎘含量接近臨界值 】